第六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在蓉举行 3600名教育界人士参与其中

6日,以“重建生态·一锅石头汤”为主题的第六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在成都持续进行。3600名教育界人士汇聚在此,共同聚焦教育创新。

论坛现场。主办方供图

12月4日至7日,在成都中国西部博览城,巨大的钢结构展厅中,白色的芦苇,翠绿的竹叶,彼此呼应;“叽叽喳喳的寂静”,是当代儿童艺术展;“当代艺术150年”,是历史脉络与个人叙事作品邀请展。参与者不仅能感受到无处不在的教育理念和智慧,还有教育美学的濡染——会场上,几十所学校的“会客厅”、微软的创新学校、希沃智慧教育展厅,都布置得美轮美奂。同时,开幕上的每个流程,也都充满思想和美感。

论坛现场。徐杨祎 摄

6日的学术主持人,分别为苏州半书房发起人邱华国、北大附中教育集团研发总监刘慈航。整个论坛期间,主论坛17位演讲嘉宾在长达300多个小时的分享中从信息技术到学校流程,从课堂变革到学科素养,从课程融通到学习方式变革,从学校空间革命到校园新美学的探讨……

论坛现场。主办方供图

深圳南方科技大学教育集团第二实验学校校长唐晓勇在“技术是有生命的——基于教与学的思考视角”的主题分享中表示,在整个教育生态中,如果教育是一棵大树,那技术就是其中一片绿叶。他表示,如何利用技术来支持教育的变革,回顾当前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有几个误区值得反思。包括技术正在强化应试学习;技术弱化了情感表达、应用技术只注重外在形式(如,翻转课堂);要不狂热,追赶新技术,要不对新技术很冷淡,认为它割裂了学习,两种极端都不好;没有课程变革,只有技术升级….。。

  重庆谢家湾小学校长刘希娅在“听不见上下课铃声的谢家湾小学”的分享中提到,减少统一管控的时空,降低统一管控的比重,弱化统一管控的文化,可以让孩子们在自在中培育自律,在自主中增强自信,并认识到自己的未来路径。谢家湾小学在国家课程全面保障的前提下,突破教师中心、教材中心、教室中心,回归孩子立场。如通过小梅花整合课程营建真实情境,整合丰富的学习资源,运用科学、多元的教与学方式,释放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不同学习体验与机会建立联系,使其学习激情、独立思考、系统思维、数据意识、开放性创造、责任担当、合作共享等特质得以发展,增强孩子们适应和创造未来的变革能力。

  据悉,中国教育创新年会,是由中国基础教育界联合发起的年度未来教育专业盛会,内容指向“中国基础教育年度风向标”。自2014年起,中国教育创新年会已分别在重庆、深圳、上海、杭州、南京连续成功举办五届,参加年会对象从500余人到3000余人,从国内外中小学校长及教研骨干到全球教育创新先锋及不同特质的学生教育人,其影响力与日俱增,广受国内基础教育界好评。